close
文林苑都更案 釘子戶可望8月拆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士林區「文林苑」都更案2戶兩層樓房屋(箭頭處),可能成為台北市首宗現住戶被強制拆遷的釘子戶。
記者莊琇閔/攝影
士林區文林路的「文林苑」都更案,建商已經拿到建照1年多,但因市府始終未強制拆除2戶釘子戶,導致33戶原住戶一直租屋暫居,不知哪一天才能住進自己的房子。市議員李彥秀要求北市府應依都更條例強制拆遷,做為北市推動都更的指標。

市長郝龍斌表示,警方協助執行公權力責無旁貸,士林分局也對未來拆遷可能進行的抗爭,編制70名警力協助處理,該都更案的釘子戶將可望於8月進行拆除。


市議員李彥秀指出,「文林苑」都更案於2009年6月通過都市更新計畫,除了王姓住戶的2棟兩層樓透天厝不願參與,其他住戶都已與建商簽訂同意書,依都更條例規定,整合門檻已超過90%,且只剩不到5戶釘子戶,實施者可申請強制拆除。


李彥秀表示,這2戶住戶在權利轉換後,可分回的房屋價值7千多萬元,但住戶要求的房屋面積及位置價值卻高達1億8千萬,建設公司不願妥協。


建商樂揚建設總經理王弘垚也表示,原本市府要求強制拆遷前須進行2次協調,但公司與住戶共進行9次協商,私下的電話及親自拜訪更已20多次,王姓住戶仍不願搬遷。由於原住戶已經搬離一年半,對於工程遲遲無法動工頗有怨言,購買都更後建物預售屋的住戶,也對建商施壓,樂揚遂於去年向都發局申請強制拆遷。


不過,都發局雖有權強制拆遷,但卻苦於無權將不願勸離的屋主架離,雖曾與士林分局協調,但警方認為依都更條例只能強制拆除建物,並未將強制力擴及「人」,為避免遭屋主指控「侵權」,因此要求都發局法制人員研擬釋明後再配合。



【2011/05/30 聯合報】


都會短評/釘子戶 等著看北市府決心

















台北市都市更新,最大的難題就在於整合住戶意見,有些釘子戶漫天要價,若沒有公權力訂定門檻介入處理,可能一拖就是十幾年。


為了解決釘子戶,都更條例已修訂,只要整合門檻超過90%,且只剩5至10戶釘子戶,實施者可申請強制拆除。雖然台北市政府去年在文山區曾執行第一起拆除釘子戶案例,但因屋主並未實際居住,拆遷過程並未爆發衝突。士林區這起案例則是屋主仍住在建物內,且堅決表達不願離開,屆時可能引發激烈抗爭,這是拆遷單位最傷腦筋的地方,也是其他都更案釘子戶等著看市府決心底線的指標。


北市府的問題並非無法可循,在於沒有執行的魄力,原本建商在去年中就申請強制拆遷,但當時面臨市長選舉,因為擔心民眾觀感不佳,所以遲遲沒有執行。選舉之後,又碰上社會輿論要求政府打房,北市府又擔心被冠上「為建商當打手」的罪名,使得整件案子繼續拖下去。


而對於老家已經拆除,在外租屋等著搬進新房子的原住戶來說,他們的權益又在哪裡?等著新建屋的原住戶要求的,並不是市府給予特別的優惠待遇,只是要求依法執行,他們不懂的是,這樣簡單的要求,還要再等多久?



【2011/05/30 聯合報】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趙一任 的頭像
    趙一任

    趙老師不動產學院

    趙一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